新闻中心

主页 > 新闻中心 > 常见问题 >

东湖点评:不守“小规矩”,就会失去“大善”

2025-11-03 10:38

2025年10月,中央纪委、国家管委会发布的月报数据显示,仅9月份,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问题案件28640起,其中非法收送重要专科人员、违法饮食等“小庆”问题占享乐奢侈问题总数的70%以上。数据显示,部分干部仍存在分歧。他们认为,只要“大节日”不消失,“小节日”都不是问题,把领点“土特产”、一顿“人性”盛宴当作小事。众所周知,建筑风格无小事。如果不遵循“小细节”,就会失去“大德”。正如纪检和新闻管理部门评价,这些“小态度”符合被称为“三心二意”的做法最终会让“小管涌”变成“大滑坡”。能否对细微之处保持警惕,守住底线,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纯洁性和作风质量的“第一道防线”。 “千里之堤崩为蚁巢,百尺之室烟消云散”。古人的智慧早已揭示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:任何一座宏伟建筑的倒塌,往往都是从最轻微的疏忽开始的。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巡视执纪工作中,“蚁巢”、“烟雾”是党员干部日常言行中的“小细节”。目前,少数干部还存在一个误区,认为只要“大节”不妥协,“小节”都不是问题,考虑接受一些“地方特殊节日”。众所周知,作风建设无小事,不抓“小细节”,就失去了“大德”。能否保持警惕细微之处,守住底线,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纯洁性和作风质量的“第一道防线”。 “小细节”是腐败的“漏洞”,必须“事前了解小细节”,才能避免微小的变化。纵观历年来查处的各类案件,不少“落马”干部的腐朽轨迹都是从“小板块”的消失开始的。 “违法”总是从“违纪”开始,而“违纪”往往来源于日常工作作风的松懈。一顿饭、一瓶酒、一张卡片、一个“再也不会”的住处,这些看似微小的“人情交流”却是行为本质上是糖衣“炮弹”,“狩猎”就像热水煮青蛙。当干部在“小恩小惠”面前放松警惕时,就相当于在思想大坝上打开了一个缺口,贪婪的洪水就会乘虚而入,最终冲走理智的“大坝”。因此,纪检机关、监察机关要坚持“抓早抓小”,对症状和倾向立即“咬耳朵、揪袖子”,让“脸红、出汗”成为常态。这既是对干部的严格管控,也是一种爱。这是防止“好人”成为“囚徒”的最有效方法。 “小支部”是培育党性的“镜子”,必须“慎独高效”,表里如一。 “小班子”最能体现干部的本色和价值。一个在人前讲廉洁的干部台上和台后的特权,他的“大德”早已名存实亡;一个工作上精力旺盛、无条件追求、生活上追求奢侈的干部,也失去了最初的愿望。党性的真正修养,不仅体现在对错的基本决策上,更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和无人监管的情况下。是 权力应该作为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,还是作为为人民服务的责任?你是对群众的“小事”漠不关心,还是热爱并积极解决? “小节”的镜子反光清晰。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时刻自律,时刻思考贪婪之害,将“小心自由、小心谨慎”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动,在细微之处筑牢坚强的思想防线,台上台下、台前幕后,赢得群众的真诚信任。具有相互特征 “小节”是企业家创业的“基础”,必须是“日积月累、日积月累”。作风问题与职业发展密切相关。干部如果在生活作风、工作作风上不培养“小细节”、“跑跑摔倒”,在急难险任务面前就很难“站稳脚跟”。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。他们不仅看干部“说什么”,更看干部“怎么做”。干部在“小细节”上的严格自律,会潜移默化地改变群众创业的向心力和官员的团结创业精神;相反,对“小细节”的放纵和懈怠,将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,抹杀党的执政基础。欲成“大德”,必先修“小节”。我们党的事业是扎实工作、艰苦奋斗的结果千千万万党员干部在各自岗位上的廉洁。只有从“小节”做起,积累时间和精力,做好,才能为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。 “不复杂,终会受大德”。党风廉政建设、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。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充分认识到“小事”联系“大德”,“小事”联系“大局”。要时刻绷紧纪律和规矩的弦,扣紧廉政政治“第一颗扣子”,在每一个“小细节”中保持清正廉洁的精神风貌,在不断实践中打造“坚不可摧的身体”。我们要以清正廉洁的政治品格和坚强稳定的工作作风,为实现新时代目标任务贡献稳定力量。 来源: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 作者: 张玉旺(武汉经济开发区) 编辑:王淑贤

相关推荐

  • 新闻中心

  • 联系我们

    +86-765-4321
    [email protected]
    +86-123-4567
    天朝天堂路99号